社造》12〜舊情綿綿北門驛 —— 以交趾陶訴說後驛的歲月痕跡
文。圖/蔡秉勳 知名陶藝家
嘉義市的北門驛,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之一,自1911年啟用以來,見證了嘉義林業興盛的年代,也承載著無數人與這片土地的離合聚散。這座百年木造車站,如今雖已不再是繁忙的交通樞紐,卻仍靜靜佇立在後驛社區,宛如一位守護記憶的長者,默默地訴說著舊時光的綿綿情懷。



本次交趾陶創作以「舊情綿綿北門驛」為題,取材自車站的歷史場景與人文氛圍,融合傳統工藝與地方故事,用手工雕塑與色彩釉彩,還原車站昔日的溫度:月台旁,一列列紅色火車緩緩駛進,旅人肩背行囊、穿流在其中,亦有情侶在這留下倩影,這些場景,透過交趾陶的立體語言被凝固在時光之中。
交趾陶作為台灣特有的工藝形式,其色彩斑斕、紋飾繁複,正適合承載一座老車站深厚的歷史情感。我們不僅僅是在做一件藝術作品,更是透過這份創作,喚起人們對北門驛及後驛社區的認同與回憶。它讓人駐足、凝視、回想,也讓人重新思考:這座城市的文化根在哪裡?
「舊情綿綿北門驛」不只是一次藝術創作的展現,更是一場社區營造的起點。後驛地區,因北門驛而生,也因歷史沉澱而富有特色。我們希望藉由這件交趾陶作品,引發在地居民與訪客的共鳴,進一步推動以車站為核心的文化再造工程。從北門驛出發,串聯林業故事館、鐵道遺跡與周邊生活脈絡,讓後驛社區成為一個「看得見歷史、感受得到情感」的文化場域。
讓我們從這件交趾陶作品中,看見舊情綿綿的北門驛,也一同走進後驛社區的下一個百年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