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路舊穀倉重生 打造阿里山麓新文化線

【記者孫慶璋/嘉義報導】

嘉義縣番路鄉地方創生再傳佳績,由番路鄉農會提出的「悠遊番路・柿季茶鄉」計畫已獲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正式核定,相關工程陸續啟動。其中最受矚目的舊穀倉活化案,預計於明年完工,將成為旅客踏入阿里山的重要文化入口,也為番路帶來新一波產業能量。

 ▲圖說:(圖/番路農會提供)
 ▲圖說:(圖/番路農會提供)

番路鄉農會總幹事趙幸芳表示,番路過去常被視為「路過的地方」,近年農會以主動提案與跨域整合策略推動創生,讓計畫由農會擴散至全鄉。農會近年完成信用部、推廣部與會務空間更新,並提升服務品質;供銷部「飲冰柿茶集」展售中心更於 113 年通過國際服務品質 ISQM 認證,展現扎實服務力。

本次活化重點「舊穀倉」將轉型為「食柿‧茶廩」,規劃茶飲吧「YES, TEA 柿」、小農展售、柿染工藝展示、手作體驗與小型展演空間,以「柿子 × 茶 × 工藝」打造全新文化場域。農會預估啟用後每年可吸引逾兩萬人次,成為番路文化觀光第一站。

農會更首度成功串聯三股在地文化力量,形成新的創生旅遊軸線:欣欣水泥森活園以 XR 還原礦場記憶;逐鹿部落以族語導覽與祭儀展演呈現鄒族文化;台三產業發展協會以柿染、漆藝與工藝體驗深化地方特色。與穀倉活化案相互串連,形成「文化 × 工藝 × 產業 × 餐飲」的完整旅遊線,翻轉番路僅為過境地的印象。

番路鄉農會表示,未來將以台 18 線與 159 甲縣道為文化走廊,串接農產、觀光與社區能量,讓番路邁向更永續、更具活力的地方創生新階段。

 ▲圖說:(圖/番路農會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