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品牌19》法律型男簡伯修創「湘林茶妝」 行銷兩岸好茶

(記者孫慶璋/嘉義報導) 68年次的型男簡伯修,是道地嘉義縣太平村人,自幼聰敏,在台北求學,因誤填大學志願,由原本國立大學生變成東吳大學法律高材生,畢後陰錯陽差從法律人搖身變成知名茶人,是茶賽中的常勝軍,不僅在2017年阿里山農會主辦的阿里山春茶大賽中獲得特等獎殊榮,所經營的茶產業觸角,更伸至山東濟南,同時註冊兩岸登記,創立「湘林茶妝」茶品牌,也因熱心公益,獲得民國111年嘉義市社會優秀青年的表揚,強調做茶如做人,認為茶產業經營要與時俱進,才能打造新藍海。

▲(圖/記者孫慶璋攝) 
▲(圖/記者孫慶璋攝) 

提及法律背景茶三代的簡伯修,原想台灣好茶行銷到世界各地,因緣際會下,在民國100年隨統一集團幹部赴山東省濟南市擔任台幹。並2014年創立「湘林茶妝」茶品牌。更在山東當地偶遇佳人牛宥晴遂結連理,於2016年夫妻倆人共同成立濟南昱德商貿有限公司,以運營兩岸茶葉為主。

▲(圖/記者孫慶璋攝) 

提及茶品牌的命名,簡伯修指出,人要飲水思源,祖父簡文旦播遷阿里山區發展,於1958年成湘林特產行,後由其父簡森旺接續,並開始著重茶業經營,故自己創茶品牌,就更考量些,<湘>之由來,是考據本身簡姓一脈,由湖南遷至福建漳州而後至嘉義,<荼>則為茶之古字,見於<詩經>  或  <爾雅>  於唐朝中期陸羽茶經之後,始將荼寫成茶,<妝>則引申為將好茶廣而告知之意。

▲(圖/記者孫慶璋攝) 
▲(圖/記者孫慶璋攝) 

簡伯修指出,現今茶產業的脈動,需採取新時代新思維新作法,所以賣茶要成功,就是要善用科技,運用自媒體打造個人和企業IP,開拓產業觸角,走向國際,因此先獲取廣大消費者對產品的信賴度,產品才易銷售,所以在積極廣結善緣,故擔任嘉義區中小企業榮指員協會秘書長一職,分享協助台灣中小業者,引導資源源共創商機,目前主打台灣的阿里山和大禹嶺的好茶外,像是大陸知名的大紅袍和古樹潽洱及老茶磚為主力,期許兩岸好茶能都能在國際市場發光發熱。 ▲(圖/記者孫慶璋攝)